7月14日,江西财经大学政校共建育人(研究生)专项计划馆校合作利用红色资源培养“六要”素质思想政治课教师后备人才项目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正式启动。该项目以培养新时代“六要”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为核心目标,开启馆校合作新实践。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泉,于都县政府党组成员、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馆长谢芸华,博物馆工作人员及项目全体教师、学员参加活动。仪式由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项目负责人刘晓根主持。
谢芸华在致辞中讲述了于都是“百万人口、千年古县”还是“万里长征集结出发地”,蕴含着独特而丰厚的思政育人资源,强调要从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汲取思政课的素材与力量。勉励学员要深刻理解长征这部壮丽史诗,传承好伟大的长征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涵养深沉家国情怀,以此“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实践中“读懂于都、爱上于都”,未来在更广阔的讲台上“讲好于都”。
刘晓泉在致辞中回顾了馆校携手合作的坚实历程,并聚焦“六要”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要求。他指出,于都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锤炼“政治素养与人格修为”的生动课堂,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学员们必须“学好、用好”这份宝贵财富,做好实践学习的成果转化。并希望在未来馆校之间能够开展更深度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协同育人平台,不断探索合作的“新形式、新路径、新样态”。
学员代表罗顺代表全体学员表态将倍加珍惜馆校共建平台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以饱满的热情、严谨的态度、务实的行动投入到实践学习当中。
启动仪式上,由刘晓泉、谢芸华为团队进行授旗。
启动仪式后,刘晓泉为全体参会人员讲授专题党课《革命根据地的公债发行》,从“为何发行、如何发行、结果如何”三个方面为大家系统梳理了革命根据地公债的发行历程。
当日,全体学员前往长征渡口、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等进行参观学习。